Main Content
▼纪录片时长:29分钟
《水下考古》用珍贵文物解开甲午海战之谜
中央电视台
山东威海湾刘公岛前的海域,曾是日本蓄意发动的中日甲午海战最后的战场。2017年,考古人员使用现代海洋物探设备,在这里扫测出17处水下线索点。同时根据史料推测,甲午海战沉舰很可能就在这片海面下。
2020年9月17日,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爆发126周年纪念日当天,一块18.7吨重的铁甲被成功打捞出水,它就是北洋海军旗舰——定远舰主炮装甲堡的铁甲。
定远舰,作为清政府委托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制造的一等铁甲舰,装备精良、防护坚固,当时被人们誉为“遍地球第一等铁甲船”。这样一艘战舰为何终究难逃沉没的命运?
战争爆发后,日军集中火力猛攻定远舰。正面打不赢,日军就在暗夜里用鱼雷艇偷袭定远舰。鱼雷的攻击位置往往在水线之下,这是军舰比较薄弱的地方。遭到日军鱼雷艇偷袭的定远舰最终因重伤而搁浅。为避免定远舰资敌,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下令用炸药将其炸毁。
2022年,在距离定远舰遗址不远处,考古人员在淤泥中发现了北洋海军巡洋舰之一的靖远舰遗址,出水了包括克虏伯炮弹的定时引信、装满霰弹的木制炮弹箱等一批当时先进的武器装备遗存。由此看来,北洋海军战舰的军事实力似乎并不落后,但为何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呢?
黄海海战中,靖远舰曾被数百枚炮弹击中,船舱被炸起火。然而,它在还未来得及完全修复的情况下,又投入威海卫保卫战中。1895年2月9日,靖远舰被两枚炮弹先后击中,最终沉于威海港内。
一次次下水探摸,让考古人员一点点拼合出北洋海军将士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印记。2023年夏天,考古队员在探摸中意外发现了一把勺柄已经弯折的镀银铜勺,勺柄处錾刻有“来远”二字。这把勺子能否成为判定此处掩埋着北洋海军来远舰的重要依据?
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871年,是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生的合影,其中大部分人当时仅十几岁。在20多年后的甲午战争中,他们大多成为北洋海军主力战舰的管带,在炮火中与战舰一同壮烈殉国。
《甲午沉舰》节目通过实地探访、水下文物、史料记载与历史影像,描绘出北洋海军的兴衰史,以及将士们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和英勇气概。
相关文章
百家争鸣
-
北洋海军刘公岛练勇学堂探源
《北洋海军章程》“船制”规定,北洋海军舰船序列,按每艘舰艇为一营建制。9艘主力战舰
-
威海惊人的海岸侵蚀
海岸侵蚀是当今世界性的自然灾害,威海亦然……
-
戚其章先生逝世悼文
接获戚其章先生逝世的消息,谨表示衷心的哀悼!今日,通过贵馆惠送的《中国甲午战争博
-
过年祭宗
据考,邹氏先祖,于明朝年间,迁自云南。前不久老家来人说,曾一度传说在文革中被焚的
-
研究甲午战争史五十年的心得之作——读戚其章教授新著《走近甲午》
中国人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,善于“以史为鉴”。可是有个大前提决不容忽略,即对历史
-
古家具的保养
家具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,其历史几乎贯穿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全程。从最初的简单日用品
-
《北洋鱼雷营章程》选录
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有《北洋鱼雷营章程》一册,其中记载了北洋鱼雷营所属25个部门的
_______________________